加油添醋网加油添醋网

“双十一”网购保险产品 市民还应加强风险防范

  近日,双十一随着“双十一”的网购临近,很多市民已把互联网保险产品加入了“购物车”。保险不过,产品在享受电子投保便捷服务的市民同时,不少人可能忽略了一些应该引起注意的加强事项,从而为出险理赔埋下了纠纷隐患。风险防范

  那么,双十一对于消费者而言,网购该如何防范投保环节有关风险,保险选购适合自己的产品互联网保险呢?对此,记者进行了了解。市民

  “首月0元”套路要防范

  “再不领就没了,加强真的风险防范不要钱”“仅限当日免费领取,领完为止”……在不少电商平台,双十一类似的保险宣传语随处可见。有的消费者在未清楚了解保险内容、保费缴纳等情况下,便被“免费”诱导而投保。对此,市保险行业协会提醒,这种营销引流模式存在诱导营销、信息披露不当等问题,极有可能暗藏陷阱和风险。

  据市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些“首月0元”“免费保障”等宣传,未全面展示保费缴纳整体情况,实际上是将保费分摊至后期,消费者并未真正享受到保费优惠。同时,营销片面强调“首月0元”,却未对保费缴纳整体情况、保险责任等重要内容充分提示,易使消费者忽视产品重要信息。加之一些广告界面设置不规范,故意诱导消费者勾选“购买”“领取”“自动续费”等选项,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等。

  那么,该如何做到因需购买保险产品,不被“免费”迷惑?

  市保险行业协会提醒,消费者在浏览保险营销宣传页面时,需要注意了解发布营销广告主体、保险产品承保机构,看清保险产品类型、保障内容和收费方式等重要信息,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和消费能力选购,不被“免费”营销宣传诱导购买了本不需要的产品。如对宣传界面内容不了解,最好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或同意授权办理等操作,防范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线上投保谨防“一勾到底”

  除部分宣传涉嫌误导消费者外,暗藏“搭售”“自动续费”等互联网保险消费陷阱,同样需要消费者留意。有的线上平台在其票务、酒店预定页面,通过默认勾选、捆绑销售等方式销售一些保险产品,若不购买保险则不能享受优惠折扣,限制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利,变相强制购买保险产品;部分网上投保页面设置不规范、不科学,诱导消费者勾选“自动续费”,而后续扣费不提前提醒,也不经客户选择或确认,直接通过系统扣费等。

  因此,防范诱导销售,消费者需要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和消费能力购买互联网保险产品,留意知悉保险合同内容,了解条款信息再签约,并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等。如果确有投保需求,应认真阅读保险合同,对于未能明确展示保险合同条款等重要内容的销售页面,不随意点击确认。着重了解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保险期间、保险金额、保费缴纳、风险提示、客户告知、投保须知、续保条件、保险金赔偿或给付、犹豫期和退保损失等影响投保决策的重要事项。不盲目跟风冲动消费,尤其是线上签约投保时,千万不要图方便就“一勾到底”。

  各类险种要按需投保

  对于消费者而言,意外险、健康险等是较为常见的互联网保险种类。那么,对于不同险种投保,又有哪些问题需要留意?

  我市某保险公司理赔人员陈明宇介绍,意外险方面可注意职业类别限制,在选择意外险产品时,仔细查看承保公司的职业类别表,确认自己是否符合该产品的投保要求;其次,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等对应不同的意外险保障责任,发生上述保险事故的赔付情况也存在差异。消费者在投保时,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意外险产品,并仔细确认保障内容。

  健康险方面,以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为例,除了解产品条款,结合自身需求和经济能力做出理性选择外,还需严格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如实完整告知健康状况,避免因健康状况告知不准确影响后续理赔等保险合同效力。需要留意的是,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不保证续保,保险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出产品停售、调整费率或推出替代产品等决定,保险消费者有可能存在无法按照原保险条款费率继续投保的现象。

  此外,电商大促期间网购激增,部分消费保险也获得关注。以退换运费险为例,在需要自行投保时,可先了解购买需求,根据选购商品理性判断是否具有退换货风险。同时,由于退换运费险的保费与实际订单内容、消费者等挂钩,理赔额度根据买家的收货地与卖家退货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赔付额度。消费者可通过计算实际保费与理赔金额的差价,以及理赔金额是否覆盖实际运费,选择是否购买。此外,还应明确保险责任范围,以避免出现合同约定的免责情况。

  本报记者 蒋阳阳

赞(53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油添醋网 » “双十一”网购保险产品 市民还应加强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