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添醋网加油添醋网

万亩园亩万元 饱肚子挣票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亩万元一年好景在春耕。园亩阳春三月,饱肚穿行于蜿蜒曲折的挣票村道上,走进汉源县流沙河沿岸粮经复合(稻+蒜)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亩万元只见蒜农们在田间埋头苦干,园亩熟练地挖着蒜、饱肚抖着土;另一边,挣票几名村民正在育秧苗,亩万元为今年的园亩水稻种植做足准备,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饱肚

  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的挣票兴与盛,清晰折射出一条发展路径: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亩万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全县农业产业持续、园亩快速、饱肚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稳住“基本盘”,农业多贡献。近年来,汉源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国家粮食安全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安全高效,积极探索“稻+蒜+果”粮经复合立体农业种植模式,走出了一条有特色、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汉源县流沙河沿岸粮经复合(稻+蒜)现代农业园区一隅

  粮经复合   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目标

  如今,正是新鲜大蒜收获上市的季节。在汉源流沙河沿线乡镇,田间地头处处是蒜农们忙碌的身影,全家齐上阵,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

  3月29日上午,九襄镇清泉村,村民刘洪才把全部精力放在挖蒜这件事上。“把蒜挖完,就开始忙着种植今年的水稻,9月份水稻成熟收割完,又开始种蒜,年底至第二年2月采收蒜苗,2月下旬至3月中旬收蒜薹,4月上旬收蒜头,土地一年四季都在‘忙’。”刘洪才掰起指头算起经济账,“一亩地的产值超过2万元!”

  2万元这个数字并非夸大其词,这一数据在汉源县农业农村局能得到佐证。

  “园区内大春种稻谷,小春种蒜,田坎栽种果树。”汉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勇说,亩均收割稻谷900公斤、蒜薹600公斤、蒜头400公斤,采摘果子1500公斤,因而亩均综合产值超过2万元。

  装好一袋蒜头后,刘洪才坐在田坎边的梨树下乘凉:“大概9月份,梨和水稻就差不多一起收获了。”

  清泉村处于园区的核心区域。在汉源中部的九襄镇、前域镇等镇,园区规划总面积达3万亩,核心区规划面积5000亩。在发展过程中,汉源县坚持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益“两手抓、两兼顾”,围绕水稻、大蒜、水果三大产业,园区最大限度利用土地空间和光热资源,引导广大群众“田里种粮、种菜,田坎栽树”,形成了“稻+蒜+果”粮经复合立体农业种植模式。

  用当地群众的话来说,“既饱了肚子,也挣到票子”,实现了“既要万亩园也要亩万元”和“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

  但实现这样的目标并非一蹴而就。

  “以前不少村民田里以种果树为主,说到要把果树移到田坎上,还是有些不理解。”刘勇说,去年年初,为了进一步推广立体农业,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工作人员、乡镇村组干部,挨家挨户收集意见,疏通堵点、难点,引导村民将果树腾退还田、爬上坎子。

  经过政策宣讲和种植技术指导,立体农业在汉源大规模推广。大春种稻谷、小春种蒜、田坎栽种果树,如今,村民的田地里一年四季都在种植与收获。

  不仅如此,园区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

  看着地里采收完剩下的稻草和蒜苗叶,刘洪才又打开话匣子:“这可是好东西,等大蒜采收完毕,把这些稻草和蒜苗叶直接还田,为新插秧苗提供底肥。”

  园区内稻蒜年年轮作,秸秆互相覆盖还田,有效抑制了田间杂草生长,改善土壤通气性,补偿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有利于水稻、大蒜生长,还有效避免了田间秸秆焚烧,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据测算,园区内年产稻草、蒜叶9万余吨,相当于追施有机肥2.7万余吨,每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约30%。

  循环轮作   经济效益凸显

  采用稻蒜轮作、粮果间作的高效粮经复合模式,带动全县稳粮增收的同时,园区在基础设施提升、社会化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动汉源县建成一二三产业融合、要素高度聚集、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

  在九襄镇新阳村167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5台挖掘机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工作。土地被划分为一个个标准化的长方形,整齐有序。

  “平整工作结束后,最后一步就是将剥离开的熟土堆田覆盖。预计4月底竣工,5月上旬开始种植水稻。”汉源县农业农村局粮油中心高级农艺师肖洪介绍,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将实现机械化作业,由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种植、管理、收割,不仅能减少群众的成本投入,也能大大增加收益。“届时,仅水稻收割成本,将由原来的每亩2-3人收割一天约500元,缩减到每亩由一台收割机收割20分钟约100元。”

  接下来,新阳村还将进行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宜机化改造与田块整形,在保持原生态、原生产模式不变的前提下,打造田园基底、稻花连片、水系串联、林盘镶嵌的景致。

  在科技方面,园区积极推广数字农业,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建立科研合作,建设宜机化高标准农田,引领山区粮经复合高质量发展。

  “对面那几块地,就是我们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合作的水稻超高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水稻亩产最高达到了1047公斤,产量非常高。”站在清泉村的田间道路旁,肖洪指着不远处的农田介绍,目前,该基地面积约100亩,通过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每年引种试种农作物新品种10—20个,并开展高产栽培试验,提升园区科技含量。“这里的水稻能实现优质优价高产,种植的稻米比一般的每公斤价格要高出0.4元。”

  “打开这个阿牛农场APP,可以在上面实时查看园区天气、土壤温度、湿度等信息。”肖洪一边打开手机上的APP,一边介绍,这是园区已经正式运用的一款数字农业APP,上面有专家培训、农技交流等信息,还能足不出户采购农资,进行农产品销售等,农户操作起来很方便。

  粮经复合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产业愈发蓬勃,“智慧农业”不断成为园区“新宠”。

  建园区不只盯着园区,搞农业不只盯着农业。

  在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园区积极打造“汉源粮仓、花海果乡”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依托花海果乡4A级旅游景区,积极发展农事体验、民宿联盟等新业态,推动“田园变公园、农房变民宿、产品变商品”,形成了“春天田园赏花、夏天梨园避暑、秋天果园品果、冬天庄园沐阳”的农旅融合品牌,打造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样板。

  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现代农业园区。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汉源县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正凝聚磅礴力量,规划建设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正确思路和有力举措下,园区将铺出一条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现代农业绿色循环发展的铿锵大道。

  本报记者  郑雨莎


赞(82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油添醋网 » 万亩园亩万元 饱肚子挣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