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添醋网加油添醋网

主播办“村晚” 乡韵年味浓(深观察)

  鱼灯队在瞻淇村的主播小巷中巡游。

  蔡冬梅(中)和师父表演木偶戏《浪子拜观音》。韵年
  (本文配图由主办方提供)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新春将近,味浓又到各地“村晚”活跃时。深观

  一轮鱼灯巡游锣鼓喧天,村晚村民、主播游客共同汇成欢乐的办乡海洋;一台木偶戏主题晚会,将非遗戏曲与闽南文化带到全国观众面前;一场苗族风情满满的韵年歌舞大联欢,把湘西特色传到云端……近日,味浓安徽、深观福建、村晚湖南等地乡村上演3场由抖音才艺主播发起的主播“村晚”,瞻淇鱼灯、办乡闽南提线木偶、苗族歌舞等传统文化登上直播间,吸引超572.7万网友线上迎新春。

  

  村民参与感强

  说起办“村晚”,谁的参与感最强?

  节目单里,瞻淇村村民、老年大学学员、苗家当地青年舞蹈队员、当地武术师傅等群体的名字频频出现,已然给出了答案。

  “有才没才,上台表演”是村民们的口号。

  在安徽省黄山市瞻淇村,瞻淇村鱼灯队队长郑冬蛟办的鱼灯主题“村晚”,得到了全村人的支持,演员年龄横跨10岁—80岁。郑冬蛟告诉记者,为了筹备演出,全村人不到腊月就忙活了起来——在合肥打工的月嫂桂花阿姐早早返乡,和村舞蹈队一起排练了两个节目;村里的学生,用舞蹈演绎徽墨书法;老人们和年轻人一起,搞起“农具走秀”,还向全国网友展示了徽州冬天烤火的特色取暖工具“火熜”。

  在湖南省吉首市夯坨村,湘西深山乐队组织的苗歌主题“村晚”上,苗族阿妈们上台演唱了定情苗歌,网友们在公屏上纷纷刷起“好听”的弹幕。

  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湖西乡,听说85后戏曲主播蔡冬梅要办木偶戏主题“村晚”,蔡冬梅70岁的师父蔡春田特别高兴,早早就带着徒弟们开始准备节目。“为了这台‘村晚’,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蔡冬梅说。

  当然,比起参演“村晚”,看“村晚”更是村民们不能错过的大事儿。

  瞻淇村的“村晚”傍晚5时开始直播,但从下午3时起,村民们就陆陆续续带着小马扎和“火熜”来到了演出场地——歙县瞻淇小学操场。随着演出拉开帷幕,没抢到前排位置的村民们又把教学楼、办公楼的走廊都“挤”了个水泄不通。

  大人们演得开心,小朋友也看得尽兴,观众席里不时传来“我看到奶奶了”“外婆跳得好美”的欢呼声。

  家乡民俗被看见

  想办“村晚”的念头,早已在很多主播心中埋下种子。

  今年37岁的蔡冬梅,从事木偶戏表演已23年。一路走来,她见证过木偶戏的高光时刻,也经历过困难阶段。她当过服务员,卖过车票,还曾去电瓶车厂打工,但工作之外,她依旧坚持唱木偶戏。

  2021年,还在开网约车的蔡冬梅第一次尝试直播唱木偶戏,这一唱竟收获了5000多名观众。第一条短视频一周内观看量突破百万次、单场直播同时在线人数超过3万,蔡冬梅就这样“误打误撞把账号做起来了”。现在,她在抖音已经有121万粉丝,还登上过央视戏曲春晚的舞台。

  有了一定知名度后,蔡冬梅想让自己的直播间也变成推广家乡的一扇窗,“希望通过这场‘村晚’,能把我们的木偶戏介绍给更多人,让大家看到我们漳浦的传统文化。”蔡冬梅说。

  “其实去年就有办‘村晚’的打算,当时,看见抖音上一个威风锣鼓主播张勇办的锣鼓主题‘村晚’效果非常好,我就在想,我们的瞻淇鱼灯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看到。”郑冬蛟说,为了学习直播技巧,他还报名参加了文旅部和抖音联合举办的培训班。

  随着“鱼承薪火”账号的内容更新和稳定开播,越来越多网友开始认识、了解瞻淇鱼灯,还有不少粉丝会在后台询问村里鱼灯巡游的演出计划。

  瞻淇村的“村晚”,原计划晚上7时结束,但村民和游客热情不减,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巡游到村里的广场,大家又“加场”了半个小时。在巡游队伍中,不仅有从各地赶来体验年味的游客,还有不少带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和短视频博主。

  “我们在网上了解到‘村晚’活动后,特地开车过来,带小朋友来感受年味儿。”来自南京的游客郭燕华说。郭燕华还加入了巡游队伍,体验了一把举鱼灯,“希望可以借鱼灯的寓意,祈愿新年顺顺利利”。

  共有超过274.7万网友观看了郑冬蛟的“村晚”直播,这个数字让郑冬蛟直呼“完全超过预期”。“很开心看到这么多游客和网友关注,这证明我们为传播瞻淇鱼灯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郑冬蛟笑着说。

  今年是湘西深山乐队第二次办“村晚”。2024年2月14日,第一次办“村晚”的他们,就收获了180多万线上观众。乐队主唱龙先宏告诉记者,去年的“村晚”为夯坨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北京、上海、浙江……村里一年来了大几万天南海北的人。”

  这一次,他们将舞台搭建在平时插秧种稻的田里,背景就是古村落,劳作的工具和腊肉、南瓜等特产在舞台旁烘托出浓郁的湘西气息。“用四五首广受欢迎的原创作品先把人气拉上来,邀请办过‘村晚’的苗人三蛮乐队合作电音歌曲,再请十八洞村村民表演走秀、唱苗歌……”有了去年的经验,湘西深山乐队的节目编排更加丰富有趣了。

  助力文化传承

  比起“村晚”带来的流量和知名度提升,更让龙先宏和村民们高兴的是,活动现场融入了很多乡村元素,大家一起动手打糍粑,让满满的湘西年味溢出屏幕。

  在湘西深山乐队开场演出后,各类节目轮番登场。当地青年携手跳起竹竿舞;农产品接力赛上,村民们活力四射;特色走秀,尽显苗族服饰的魅力;音乐与篝火交融,则将“村晚”的气氛推向高潮……火光映照下的一张张笑脸,是当晚最美的风景。

  湖南省湘西州政协驻夯坨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认为,本次“村晚”既保留传统,又融入创新,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借助直播平台,乡村的风光、文化与民风被更多人知晓,为乡村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

  而龙先宏也希望把“村晚”打造成夯坨村的一张文化名片,“开年后,我们还要在村里建一个‘深山大舞台’,每天晚上直播演出,欢迎大家到我们村来玩。”他说。

  蔡冬梅所传承的闽南提线木偶戏,以丰厚的底蕴、生动的偶趣和精湛的技艺著称。演出时,演员仅靠拨弄手中的几根细线,便能牵引角色的动作,表达人物的情绪,细腻而生动。

  借助短视频和直播,通过“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蔡冬梅不仅打破木偶戏“只见木偶不见人”的传统,让更多人“近距离”了解提线木偶的惟妙惟肖,还依托打赏收入养活了团队。现在,蔡冬梅和她的团队约不断,一年能演300场左右。

  演出市场变好了,剧团的演员队伍也壮大起来,蔡冬梅还多了好几个徒弟。“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责任也越来越大。这次‘村晚’,除了木偶戏,我们还安排了宁德的畲族舞蹈、厦门同安剧团演的歌仔戏,把更丰富的福建传统民俗展现给观众。”蔡冬梅说,希望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通过现代传播方式,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和蔡冬梅一样,郑冬蛟从小就接触到瞻淇鱼灯。20世纪80年代,瞻淇村嬉鱼灯很是热闹,锣鼓一响,孩子们就跟在鱼灯后面跑。

  郑冬蛟清楚地记得师父对鱼灯的热爱:“那时候师父一年工资仅240元,但他会拿出200元来扎鱼灯。学走鱼步的时候,只要不认真,师父便会用手严厉地敲一下我的头。”后来,随着大家外出务工,嬉鱼灯的人渐渐变少。

  为了陪女儿读书,郑冬蛟回到村里,后来竞选村两委,还当上鱼灯队队长,把鱼灯队伍重新组织了起来。“嬉鱼灯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情感。”郑冬蛟告诉记者,从那时起,他带头练习、示范,流的汗比谁都多,只为把瞻淇鱼灯的表演效果进一步提升。

  通过大家的努力,瞻淇鱼灯在网络上的粉丝越来越多。郑冬蛟的两个徒弟也从外地回来,加入鱼灯队,在家附近找了份工作,方便排练和表演。每到寒暑假,村里的高中生、大学生也会加入鱼灯巡游的队伍中来。

  “这次‘村晚’让我再次感觉到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郑冬蛟希望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进一步扩大瞻淇鱼灯的知名度,让瞻淇鱼灯走出去,让更多游客走进来。“村里文旅产业上去了,自然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年轻人多了,瞻淇鱼灯的队伍才会更加壮大。”说起“村晚”和直播给瞻淇鱼灯带来的发展机遇,郑冬蛟满怀期待与信心。

  3场“村晚”的成功离不开相关部门与平台的扶持。据悉,这3位主播都报名了“我要办村晚”乡村文化能人抖音直播扶持计划。该计划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中国文化馆协会和抖音直播联合发起,邀请全国才艺主播在家乡举办“村晚”并线上直播。在该计划带动下,过去一年,超4700名主播在抖音进行了约3万场“村晚”直播。“我要办村晚”等“村晚”相关话题内容在抖音平台累计播放量超8亿次。

  “主播办‘村晚’正在成为‘村晚’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中国文化馆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乡村文艺能人和团队通过办“村晚”掌握新的表达技能,将推动更多乡村走入大众视野,从而吸引更多力量主动发掘乡村的多彩文化和发展机会,带动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赞(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油添醋网 » 主播办“村晚” 乡韵年味浓(深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