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云海笼罩的围塔唯人围塔村 本报记者 郝立艺 摄
晨光穿过雕花的木窗,打在农舍的漏斗床上;睁开经过充足睡眠的双眼,透过负氧离子丰富的世界空气,看得见蓝天白云。最大质漏推开房门,居地蝶飞蜂舞在房屋四周黄澄澄的围塔唯人油菜花上。村落内,漏斗黄色的世界泥墙诉说着岁月的痕迹,青色的最大质漏瓦顶飘起袅袅炊烟,长满青苔的居地石阶上农人扛着锄头走过。目光及远,围塔唯人四围青山为障——这是漏斗芦山县双石镇围塔村的一个春日清晨,“四川省最美古镇古村落”实至名归。世界
然而,最大质漏这里还有世界最大的居地地质漏斗——围塔漏斗。
一次科考的意外收获
2000年3月,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专家、芦山县地质相关工作人员、当地老乡到龙门洞考察探险。专家发现,龙门洞不是常见的碳酸盐岩类(喀斯特)洞穴,而是发育在白垩纪巨厚砾岩层中的洞穴系统。
2001年,专家在对照1∶50000区域地质地形图时,意外发现龙门洞旁边有一块呈耳朵状的巨大凹地。经过长时间的图上分析和对当地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研究,初步断定这个总面积近10平方公里、被称为围塔村的巨大凹地,极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地质漏斗。
科学发现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擦出了火花。
经过两个多月的现场考察,专家断定,围塔村就是一个大漏斗,而且比此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漏洞——四川兴文漏斗大了近10倍。
漏斗内形成独立封闭的水系,与龙门洞穴相连,成为积纳排泄地表水和洞穴建造的唯一通道。
经过测量,围塔漏斗容积96亿立方米,汉源湖的容积为50亿余立方米,围塔漏斗大约能装下1.9个汉源湖的水量。
更让人好奇的是,漏斗是怎么样形成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由于围塔漏斗位于降雨量丰富的地区和青藏高原隆起区边缘,导致区域地表水系非常发达,在各种地质作用下,经地表水系通过地下河流带走地下砾岩层中大量的可溶物质,于是地下空洞疯狂扩张,层间崩塌频繁发生,地面因此不断下陷,从而造就了这个举世罕见的地质漏斗。
由于地壳运动,至今,围塔漏斗依然在悄无声息地运动着。
围塔村,围塔漏斗内,1000多人繁衍生息,他们生活在“世界之最”,他们也是“世界之最”——世界上唯一生活居住在地质漏斗内的人。当村外人来到围塔村时,总会得到善意的提醒,行走时一定要注意“漩坑”(即落水洞,地表水流入地下的进口,表面形态与漏斗相似),一旦落入,凶多吉少,因为有的漩坑深不可测。
据统计,围塔漏斗内有大小上百个规模不等的漩坑,直通地下,连接着溶洞、地下暗河等。
一个村落的古风古韵
“围塔”,按照中国自古以来村落命名的习惯,他本应是一座围着高塔而建的村落。
现在的围塔村,高塔的踪迹难寻。
据介绍,围塔漏斗中曾经有座塔,被四周山头包围,下层为石条砌成,上层为砖。塔外有30多米长、两米多高的墙,墙上写有大字。塔高约40米,分六层,每层为正六边形,每角尖端悬挂一个铜铃。风一吹动,36个铜铃齐鸣,响彻全村。
据《四川通志》记载,此塔重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为镇风水之宝塔”,还有塔飞邛州的传说。
可惜此塔毁于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现在仅可看到塔的基座还保存完好,残留的砖瓦上刻着精致的花纹。
令人称奇的是,塔基正好位于“大耳朵”的中心点上,也可算是围塔的地理中心。围塔人当时是用什么方法准确地计算出围塔的中心点的?这是个不解之谜。
围塔村内至今尚保存有不少古代石刻,最著名的当数狮湾组狮子山上的一对大石狮。这对大石狮原地雕刻,其中一只已完工,雄伟生动,另一只不知何故半途而废。
此外,村内建于光绪二十八年的吴永诚墓和建于民国八年的马彦琼墓,均有很高的美学与史学价值。
受山体、河流等自然因素限制,围塔村的建筑群呈带状分布,空间层次结构较为清晰,形成“山—居—林—田”的格局。漫步围塔村,屋舍星布,渐缓的山坡间分布着山溪、梯田、茶园、林地、池渠,鸡鸣犬吠,生机勃勃。
其实,围塔村也有值得称道的历史。
通过分析《芦山县志》《天全县志》,不少专家认为,围塔村在明朝永乐年间作为太平县的县治而存在,管辖着东至邛崃、西经碉门,通往岚安的茶与食盐的运输道路。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修筑茶马驿道,该段是川藏线部分。在永乐年间,为歌颂盛世太平,这条通商、朝贡之路改称“太平驿”。
随着太平驿的日益繁荣,围塔村也建立起一座为方便过往商旅休息的驿站——太平古城。
然而,这座古城却在朝夕之间忽然消失,只留下尚未凿刻完成的石狮与被黄土掩盖的破壁残垣。
据专家分析,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太平古城的消失,与一场地质灾害有关。在《芦山县志》手抄本中,就有关于太平古城曾遭遇“喷石百里,压死居民无数”的记载。
如今,遗留的大青石板路,默默诉说着当年围塔作为茶马官道重要驿站的辉煌。
本报记者 高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