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添醋网加油添醋网

心怡科技官宣携手韩国CJ物流 “跨国朋友圈”再添巨头

  官宣了!4月8日,科技跨国心怡科技与韩国CJ物流(CJ Logistics)确认携手合作,官宣推进韩国仓等一系列跨国物流供应链项目。韩国这也是物流继罗宾逊全球物流、德迅后,朋友心怡科技携手的圈再又一家国际巨头。

       心怡科技董事长邢玮、CEO邢琳琳和CJ物流中国区总裁鱼在爀(Auh Jae Hyuck)在杭州共同表示,心怡携手双方将进一步强强联手,科技跨国建立跨国物流“融合链”,官宣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紧密合作,韩国为商家提供更具价值的物流赋能和服务。

图片1.jpg

心怡科技董事长邢玮(图左)、CEO邢琳琳先生(图右)和CJ物流中国区总裁鱼在爀先生

       心怡科技是国内科技物流头部企业,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在专业仓储物流和智慧供应链上实力雄厚;而CJ集团(CJ Corporation)是全球500强企业,旗下的CJ物流也是韩国的物流巨头、位居亚洲TOP5之列,在中国也有深厚布局。

       两个重量级玩家的牵手,令业界瞩目。专家表示,由中外物流平台打造的“融合链”模式,为跨境商业品牌商家提供了更优选择,也为进出口贸易赋能提供了新方案。

       巨头在跨国供应链上接棒

       据悉,双方合作从一系列项目率先展开。首先是心怡科技将在韩国仓储运营展开与CJ物流的授权合作。

       笔者了解到,心怡科技早在2014年就开始进行全球化布局,积累了丰富的海外仓运营以及对品牌商家的综合服务经验。

图片2.jpg

心怡科技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部署服务网络

       尤其是心怡香港智慧仓,已成为业界海外仓的运营标杆。此次韩国仓的合作,正是发挥心怡科技在此方面的优势,为心怡和CJ双方的商家客户,尤其是中国商家在韩国的商业运作,提供更有利支持。

       另外,在上海保税仓,双方也融合各自优势,联手为商家提供了更顺滑高效的供应链服务组合。

       比如,作为荷兰某大软饮品牌的跨境物流服务商,心怡科技承担其国际干线的运输,到了CJ物流的上海保税仓, CJ物流接下接力棒,进行清关和仓库操作。

       而到了中国国内的分货、跨境电商平台物流等,又是心怡科技及其旗下的仓配一体子公司桔瓣科技的优势,由心怡接下这一棒。

图片3.jpg

心怡科技保税跨境进口流程

       “在这条国际供应链上,哪一段谁更擅长就由谁来做,为双方共同的客户服务!”在双方高层的商谈中,他们形象地表示。

       这种“融合链”式的整合,最终是为了给品牌商家提供一个全程更高效更优质的供应链服务,最后提升他们的全球竞争力。

        据悉,目前确定的几个项目将在近期全面推进,未来双方还会继续挖掘各自优势,打造更多的“融合链”,在全球展开深入合作。    

图片4.jpg

心怡科技和韩国CJ物流将以全球为范围开展各项合作

        为什么是心怡和CJ

       心怡科技和CJ物流的此次合作有非常显著的经济背景。

       在“买全球卖全球”的强大消费动力下,中国的跨境电商是全球最活跃的创新增长领域,尤其是2019年新《电商法》实施后,蚂蚁搬家式的个人代购被喊停,更多国际品牌面准了跨境电商的大蛋糕。

       另一方面,从华为、小米手机,到波司登羽绒服甚至老干妈,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市场开拓进一步加速。

       商流的进化,必然带来物流供应链的变革,而心怡科技和CJ物流的结盟,就吹响了跨国物流供应链平台之间融合创新的号角。

图片5.jpg

       笔者了解到,在心怡的时间表上,更多的国际物流平台合作都在推进,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国际巨头。

       就如此次合作的CJ集团,就是一家是集食品&饮食、生物科技、新流通、娱乐&媒体于一身的产业经营一体化企业,名列世界500强。CJ物流集团也是韩国国内巨头、亚洲TOP5,在中国分别布局了CJ物流、CJ荣庆物流和速必达希杰物流、CJ思锐等多个板块。

图片6.jpg

       而全球巨头物流公司寻找中国物流供应链平台伙伴,更注重三大基因:跨境基因、电商基因、科技基因。

       以心怡科技为例,早在2013年,心怡科技就第一批拿到跨境电子商务牌照,并逐渐建立起了遍布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有着丰富的海外仓运营经验。

       同时,作为阿里电商平台的核心仓储物流服务商,心怡科技与阿里数字商业操作系统的共舞中,形成了匹配快速变革的电商物流服务能力。

       另外,心怡科技具备深远的技术传统,早年打市场时期就自主研发了WMS、TMS等系统,近年在无人仓、AGV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也保持优势。

赞(8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油添醋网 » 心怡科技官宣携手韩国CJ物流 “跨国朋友圈”再添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