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跌5.16%深市跌7% A股再演黑色星期五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盈舟 叶青 北京报道
广州亚运会开幕,A股迎来了一个黑色星期五,盛报与2008年8月8日一样,告引奥运会开幕,暴跌A股也是份高一个黑色星期五。
11月12日上午9点40分,盛报北京的告引张磊像往常一样在电脑前关注着股市行情,此时收到了一封香港朋友转发的暴跌邮件——一份高盛提供给中国客户的报告,其中赫然提示:近期中国央行连续性的份高货币政策,很可能引发加息预期,盛报建议客户卖出手上获利的告引全部中国股票。
12日上午10点,暴跌香港恒生指数开盘大跌,份高全天跌477.72点,盛报跌幅1.93%,告引恒生国企指数跌幅高达3.02%。香港股市开盘下跌迅速波及到A股,上证指数随即下探,午盘后一路暴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关口至2985.44点,跌幅5.16%,深成指更是下跌7%,两市创下了2009年8月31日以来单日最大跌幅。
“如果说是一份报告引发了今天的暴跌或许有些夸张,但这多少说明了热钱和套利资金对于流动性收缩和政策转向的敏感。”张磊如是向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暴跌之际,市场再度传出提高股票印花税的消息。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向记者表示:“不要一碰到下跌,就传调整印花税的消息,这次大跌不过是一次正常调整,属于3250点的重大压力下的调整。”而本报记者采访到的来自国家财政部的人士也否认了调整印花税方案出台的消息。
另外的一种解释是上证指数一过3000点就会出现巨幅震荡,同样的事情发生在2007年2月27日,中国股市暴跌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暴跌,当年2月16日央行也宣布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暴跌导火索:高盛报告
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对于11月12日的暴跌行情,股民和机构仍然毫无准备。
高盛给客户发一份报告提示卖出中国公司的股票,而瑞信等国际投行也纷纷预测央行有持续加息的紧缩动作。
在张磊看来,高盛的报告显然不是空穴来风,国际投行已经提前得知中国大规模收缩流动性的政策倾向。“谁都知道流动性对于市场的重要性,缺少了流动性,就等于宣告行情上涨没有了动力,高盛的报告恰恰把流动性作为判断中国市场走势的主要依据。”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定是获得了不止一次加息的授权,只要通货膨胀的预期不降下来,央行和发改委不会收工。”一位期货公司老总这样认为。
《华夏时报》记者测算发现,按照11月10日央行提高0.5%的存款准备金率计算,等于央行再次收回了3500亿的流动资金,而这还不包括央行放出的加息预期。
令市场担忧的远不止这些,在此次增加0.5%后,各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7.5%,逼平历史最高水平,坊间更有传闻指出,部分大型国有银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提高至18.5%。
“很明显,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央行对不断上升的通胀的忧虑。”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唐永刚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而信贷数据的不断增长也要求央行进一步加紧收缩流动性。“这对于本轮主要依靠流动性推动走高的市场而言,无异于一把利刃。”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盛发布卖出中国股票的报告时,摩根大通也在报告中指出,预计央行将在未来几个月通过密集的资金冻结和进一步的信贷控制继续实施流动性的管控。报告指出:“预计未来几个月存款准备金率至少将再上调两次,每次0.5个百分点;同时2011年将会进行三次0.25个百分点的加息。”
游资撤离商品市场
不仅股市,商品市场也在这一天大跌。
11月12日,在发改委打击游资炒作棉花和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双重调控下,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开盘就跌停,跌幅达到6.63%,连续三天的暴跌终结了持续3个月的棉花牛市格局。沪铜、沪锌、天胶、连豆、豆油、PTA和白糖商品期货,无一不是以跌停收盘,游资大规模撤离商品市场。
“发改委已经出手调控棉花,央行也在迅速发出紧缩的信号,接下来还有加息的可能,流动性收紧的预期还是明显的,CPI已经超过4%,宏观调控的力度不会小。”中期资产管理公司执行总裁王红英告诉记者,接下来,商品市场和股市会有一个中期调整,到年底之前不会再有大幅上涨了。
迈科期货刘毅认为,在央行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新公布的CPI数据又创近25个月来新高,为规避来自政策面的风险,棉花现货市场观望气氛转浓,被游资视为本年度最优秀的投资品种——棉花期货率先掉头跳水。
CPI创25个月来新高,这就意味着接下来很可能将进入加息通道。实际上,10月以来,央行早已先后进行了多轮收缩流动性的举措:10月11日上调了6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10月20日启动三年来的首次加息,并取消了首套房利率7折优惠;11月10日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008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外围市场促使热钱和套利资金撤离的是美元的反弹。美元指数已经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涨,短期内,美联储印完6000亿美元的钞票,打压美元的利空出尽,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风险的担忧减弱,对于欧债危机第二波的担心开始显现。欧洲和日本央行是否会追随美联储再启量化宽松呢?投资者开始重新拥抱刚刚印完钞票相对安全的美元,打压了全球商品的走势和中国的通胀预期。
美元上涨,对于全球上万亿敏感的美元套利资金来说,需要迅速规避风险。受美元指数反弹和宏观调控的影响,11月10日,郑州交易所棉花期货开始下跌,并没有引起市场的注意,当天晚上,美国棉花跟随跌停,第二天,郑州交易所棉花期货开始跌停,结果晚上,美国市场开盘白糖期货暴跌9.6%。11月12日,暴跌迅速传导至整个商品期货市场,大豆、豆油、铜等商品期货纷纷跌停。受到中国股市暴跌的冲击,全球股市也纷纷下跌,12日伦敦金融时报指数等欧洲三大指数都是低开。
中石油:出逃庇护所?
事实上,就在11月10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尚没有机构认为这将对股票市场造成重创。
“要知道11日中石油开始疯狂冲击涨停,大家都有点害怕,持续性肯定有问题,大盘只有石化双雄出现拉升的态势,其他如银行股、煤炭股毫发未动。不少机构获利盘都开始抛售跟进。”中意人寿投资部总经理郭立文告诉记者,无论是基本面还是盈利能力,中石油目前都处于最佳的水平。
“如果说只有中石油唱独角戏,其他蓝筹都蛰伏不动,跟进的风险就很大,石化异动的原因更可能是机构在避险,掩护前期获利的资金出货。”郭立文表示,“所以,11月11日尾盘指数开始跳水,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
现实的情况是,石化双雄跳水带来的资金出逃直接导致了12日股市呈现恐慌性的下跌。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2日收盘,当日整个市场综合总成交5382.40亿元,两市净流出资金539.68亿元。
不过,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看来,石化双雄仅仅是暴跌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3200点左右遇到的阻力区。”他表示,前期过多的获利盘在资金转向大型国企股票后,开始集体出逃,“但这样的出逃只是获利盘的涌现,而并非市场行情发生转变。”
唐永刚也指出,12日的大跌,一方面是货币政策紧缩带来的预期变化,另一方面,则来自国外市场期货暴跌,包括美元创新高等多个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暴跌的态势。
他指出,如果周末没有加息的消息,市场未来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反弹。“因为本轮上涨主要是由流动性推动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化工、黄金、有色等周期性行业受到资金的追捧。”但此次暴跌之后,这些周期性较强的行业可能不会成为资金的追逐热点,消费、新能源等会取而代之成为新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