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美不成,医美却造成了终身伤害。资质真伪者投增近近几年,何辨我国医疗美容市场正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消费因医疗美容引起的诉年消费纠纷也不断增多。上个月,医美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一组数据,资质真伪者投增近2015年至2020年,何辨全国消协组织每年收到的消费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增长近14倍。诉年消费者对医美项目的医美需求与日俱增,但对医美的资质真伪者投增近科学性、合法性、何辨安全性的消费认知仍然相对局限。
在医美行业乱象中,诉年哪些问题最受关注?今年1月6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了一份“美容行业问卷调查”结果,在采集的17358份有效问卷中,资质问题成关注重点,有高达47.85%的消费者认为医美行业中医师资质存在问题。医美行业资质不健全,主要指医师资质不足、机构证照不齐全、超范围经营等。
从2022年9月开始,市场监管总局等11个部门和单位,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医疗美容类违法案件。今年2月16日,北京市卫生监督部门公布了在专项行动中查处的一批非法行医等违法违规医美行为。
北京某写字楼里的一家经营店门口无任何标识,但进去后,近200平方米的空间却“别有洞天”,有3个治疗室、1个库房、1个照相室。屋内有大量一次性使用的无菌注射器、注射用肉毒素、麻醉药等医美药械。执法人员还发现使用过的药瓶、注射器针头,以及记录手术详情的病历等。
经查,这家经营店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除此之外,还有些无任何资质的个人非法开展医美服务。
一名女子在小区的住房里为他人注射玻尿酸等,被投诉举报。执法人员在其住处发现医美药品、器械,垃圾桶内还有带血纱布、拆封后的注射器、针头和注射剂瓶等。
查处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除了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违法行为,还存在超范围经营的问题。
一些生活美容机构非法从事医疗美容服务,现场不具备消毒、抢救等条件,操作风险很大,但因为隐蔽性强,执法难度较大。
这家医美机构被许可的诊疗科目为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等,不具备隆胸手术的资质,却超范围开展假体隆胸手术,被消费者举报受罚。此外,一些医美机构使用无资质人员进行医疗操作。
朝阳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副所长 杨莉:护士从事了医生应该从事的医疗服务项目,还有医疗美容服务机构里面的咨询师,开展了护士或者是医生应该从事的工作。像我们的护士给患者做玻尿酸,或者肉毒素的注射,还有护士给患者做激光美容服务。有些咨询师在医疗机构时间长了以后,她认为她也可以操作这些医疗器械,例如热电类的、光电类的,我们常说的一些热拉提或者是热玛吉,都是不允许的。
合法合规的医疗美容机构与生活美容机构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来听听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 彭新民的介绍。
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 彭新民:医疗美容机构是需要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明确的医疗美容诊疗服务范围、符合医疗机构标准、有具备执业资格且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的医疗专业机构,与生活美容机构具有天壤之别。医疗美容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属于将医疗技术运用到美容中。
针对无资质的个人或生活美容机构违法从事医疗美容,普通消费者又如何才能识别呢?来听听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提示。
朝阳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副所长 杨莉:生活美容主要是通过化妆品或者是保健,手法按摩等一些无创性方法,对全身的皮肤进行保养和护理。像医疗美容主要是采取一些药品,医疗器械或者是有创伤性的医疗技术,对我们的外貌或者是身体进行重塑、修复和改造。两个主要的区别简单说的话,就是一个有创,一个是无创。像破皮这种都属于有创性的,像光电类的项目,表面看它没有任何改变,但实际上它会对皮下组织带来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操作不当的话,也会造成组织的创伤。所以说,我们要求有资质的医生,来完成这项医疗操作服务。
卫生监督部门提醒,打算做医美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国家和地方卫健委官网,查询机构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被许可的诊疗科目,查询相关医生是否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是不是经过备案的美容主诊医师。
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北京的相关监管部门也要求医美机构公示收费项目,并且同实际收费清单和病历记录保持一致。
朝阳区卫生健康监督所综合监督科科长 庞志强:使用的器械和药品以及不同的医师给做,都有不同的价格。我们要求这个价格一定是一个指定的价格,在做完一个项目之后,会给你一张收费清单,涉及的药品器械,还有医生的一些费用,都明明白白写出来。在病历上体现的内容要和咱们公示的内容,和收费清单的内容是要保持一致的。消费者就能做到明明白白地消费,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