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添醋网加油添醋网

21家银行各领百万级以上罚单,虚增存贷款成“风暴眼”|金融合规榜

2024年5月,风暴眼银行业合规情况有点特殊:一张“天价”罚单将平安银行送至风口浪尖。行各平安银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监总局”)超6000万元巨额罚单。领百这是上罚2024年以来银行业第二张千万级别罚单,亦创下年内罚金之最。单虚贷款

当月,增存还有哪些银行被处以高额罚款?成金高额罚单已成常态?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统计研究南方周末“牧羊犬——中国金融业合规云平台”(下称“牧羊犬平台”)数据发现,包括平安银行在内,融合国内21家银行收到23条罚金百万级以上处罚信息,规榜但较前4月呈减少趋势。风暴眼高额被罚主体依然是行各经济金融活动较多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领百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上罚

值得关注的单虚贷款是,继贷款“三查”不到位之后,增存虚增存贷款规模成为大额罚单案由中出现的高频词。

农商行“出镜率”依旧高企,但罚金腰斩

因占金融业资产总额九成有余,银行业罚单数量及罚金高低历来被视作业内合规度的重要风向标。近期,在平安银行天价罚单“助攻”下,外界对银行业的关注拾级而上。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依托“牧羊犬平台”对多项指标研究发现,5月,银行业收到的罚单信息数量和罚金总额呈“一降一升”之势:分别为417条和近1.5亿元,环比降升幅度分别为约18%和30%。罚金环比大升主要受平安银行领受巨额罚单影响。(平安银行曾对此回应称,相关问题系2019年原中国银保监会检查时发现,已整改完毕)若剔除这一特殊因素,银行业受到来自“一行两局”(指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处罚有减轻之势。


在机构及个人罚单相关的机构类别中,历来“出镜率”颇高的农商行依然“风头不减”,被罚频次在一众银行业机构中领先。在机构罚单项中,农商行共收到45条被罚信息,大幅超出排名第二的国有行及并列第三的股份行和村镇银行。


而在个人罚单序列中,被罚主体所在的机构类别也是农商行居首,远高于排名第二的股份行和排名第三的城商行。


被罚频次虽居高位,但罚单金额明显走低。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以不同类型机构罚单为样本,取其前4月被罚金额均值和5月被罚金额对比发现,当月,除平安银行所影响的股份行梯队外,农商行、国有行、城商行、村镇银行、农信社和政策性银行在内的6大类主要银行机构被罚金额均呈现递减趋势,其中农商行被罚金额与前4月均值相比降幅达50%,降幅之大仅次于城商行(约63%),高于国有行约43%的降幅。


与此同时,得益于罚单金额减少,农商行机构罚单均值约42万元/条,在7类金融机构中排名垫底。而前4个月,这一均值为62万元/条,在7类机构中排名第五。这意味着,在监管重拳的多番“敲打”下,农商行违规经营行为出现了优于自身前期的改善。


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对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表示,较之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农商行多年以来存在专业人才欠缺及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问题。这使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屡屡踩线。金监总局公布的数据亦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为3.34%,远超国有行、股份行及城商行不及2%的水平。

百万级处罚频次减少,虚增存贷规模成高频词

与行业整体被罚频次下降的态势相若,百万级以上的处罚信息也呈减少之势。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比多组数据发现,相比于前4月百万级受罚信息均值(34条),5月份银行业收到23条百万级以上处罚信息,降幅超三成。从机构类别细分项观察,大额罚单领受者按数量多寡排名依次为: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而前4月相同秩序下的排名则为,农商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国有行。


若以罚金高低进行排序,股份行因平安银行巨额罚单“拉升”而一举跃升至首位,其后依次为国有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由此可见,无论罚金抑或罚单量,几类资产规模排名靠前的银行业机构均为主要受罚对象。


上述银行业资深人士对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表示,大额罚单减少意味着行业违规经营行为严重程度有所减轻,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层放松要求。2024年以来,齐鲁银行和平安银行两家银行被开具千万级罚单即说明问题。受罚主体集中于几类主要银行业机构,这与其经济金融活动相对丰富及机构体量规模较大有关。

那么,触发百万级罚单的案由是什么?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检索关键词发现,继贷款“三查”不到位后,虚增存贷款规模成为监管关注的重点。在当月23条百万级被罚信息中,共有4条虚增存贷款规模案由。具体手法涉及利用中介机构虚增和透过存单质押发放实际用途贷款等。因此案由而被罚的银行包括南京银行、建行、贵州银行和中行等4家。在中行处罚案由中,罚单信息明确指出,该行为完成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任务目标而虚增小微企业贷款规模。

若将时间轴拉长进行观察,前4个月,在银行业收到的136条百万级被罚信息中,共有5条虚增存贷款规模案由。涉事银行包括浙江海盐农村商业银行、交行、长安银行、恒丰银行和中原银行等5家,违规手法同样是通过存单质押发放无实际用途贷款等。

换言之,在百万级处罚信息序列中,前5月,9家银行均领到了与虚增存贷款规模相关的罚单。除存单质押外,利用中介充当资金掮客“冲时点”亦是方式之一。若以单月处罚次数进行趋势观察,5月,4家银行出现这一情形,对比前4月累计5家银行因同样案由被处罚,说明监管对虚增存贷款行为的容忍度正日益降低。

另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向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称,虚增存贷款映射出当前银行业正面临社会融资需求不足的窘境。在贷款指标难以达标的情况下,部分银行为了冲存贷规模,可能会与相熟的企业客户协商,先让其在银行存一笔钱,然后再以存单作为质押发放贷款。发放的贷款,若无其他用途,又可以作为存款,循环往复。对银行业务人员而言,这一做法同时解决了存款及贷款指标的业绩考核问题,可谓“一石二鸟”。而企业亦可通过手工补息等方式获得相对安全的收益。但对整个金融体系而言,相当于资金空转,央行发行的货币滞留在银行体系,并未起到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观测2021年-202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资产及负债指标走势亦能佐证以上结论。对比发现,2022年二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长率均不及负债增长率,与2021年两个指标的走势相反。这意味着,近年商业银行的资产端增速不及负债端,如何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成本收入比成为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0人被终身禁业,为犯罪团伙开办银行卡等

5月份,银行业受到最为严厉的处罚是哪些?答案是禁业和千万级以上罚单。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梳理研究“牧羊犬平台”数据发现,12家银行的12名从业者被禁止从业;平安银行则收到罚金超6000万元的罚单,创下年内罚金之最。

在12名被禁业者中,有10名被终生禁业,其他2名被禁业年限为2年和5年。涉事银行包含3家国有行、2家股份行和3家农商行。而被禁业的银行员工部分分布于基层业务岗,案由则包括违规发放贷款、内控管理、以及为犯罪团伙开办银行卡或U盾等刑事犯罪领域。


平安银行的天价罚单亦引起市场一波热议。叠加2023年央行对其处以3000万元以上罚款,平安银行再度陷入舆情中心。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调研各方信息得知,平安银行此番被罚事由于2019年被查出,近日随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信息披露而浮出水面。平安银行近日对外宣称,“已认真落实监管检查各项要求,整改工作已全部完成”。

罚单信息显示,在过往从业过程中,平安银行确实在公司治理及内控、信贷、同业和理财等多个主要业务层面存在较大问题。在监管详细列明的案由中,包括“个别高管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实际履职”“部分岗位绩效薪酬延期支付比例低于监管要求”等属于内控制度上的公司治理范围;业务层面的违规事实则涉及“虚构风险缓释品,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合规”等与投资者密切相关的行为。对比其于2023年被罚案由多集中于客户信息采集和身份识别等,平安银行此番被罚案由显然在性质及程度上更为严重。


前述银行界资深人士对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称,通常而言,监管罚单下发的时间均滞后于案由被查出之时。观察近年银行业的罚单趋势可发现,监管层对行业违规行为的容忍度正逐步降低,对业务层面的合规探究度日益加深。在此背景下,“天价”罚单亦屡见不鲜。以中信银行为例,2023年底被罚2.25亿元,触发罚单的案由涉及贷款、理财、代销、信用卡业务等56项业务层面。这种监管力度此前并不多见。该人士认为,平安银行此番受罚亦属“长牙带刺”监管环境的常规操作。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的“加强金融监管”在实际操作中已是明牌。如何在合规与更大的生存空间中寻求最佳击球点是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广东等5地监管活跃,贷款业务系重点处罚领域    

哪些省份罚单最多?当地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以个人及机构罚单对应的数量及金额为指标值,筛选出各自排序中前五且出现频次高于两次的省份,并将其定义为监管活跃地区。

对比分析发现,广东、江西、云南、河南和江苏等五地监管行为活跃。细分项上,机构类罚单数量和罚金排名第一者分别为广东和河南;个人类罚单数量及罚金排名第一者分别为江西和江苏。


监管活跃的五地中,江苏银行业单条处罚信息被罚均值最高,约110万元/条,其后依次为河南(约100万元/条)、云南(约77万元/条)、广东(约62万元/条)和江西(约47万元/条)。


五地罚单案由涉及领域各地略有差别,但仍围绕贷款管理和票据业务等主线。虚增存贷款规模成为河南和江苏两地监管部门的重点。与此同时,广东地区当月罚单派发主体包含人民银行,当地银行业在反洗钱业务环节出现的纰漏被监管所关注。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罚单数量多寡及罚金高低虽与当地银行业的经营行为密切相关,但监管部门的监管活跃度及行为方式对相关指标亦会造成影响。各地金融机构应结合监管关注的合规重点完善自身于公司治理或是业务层面的相关问题,借此规范经营行为。


赞(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油添醋网 » 21家银行各领百万级以上罚单,虚增存贷款成“风暴眼”|金融合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