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兰晓萌 北京报道
7月14日,碳关税原定9月访华的美国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和商务部长骆家辉一道,提前2个月抵达北京,两华开始为期3日的裔阁员联中国之旅。
没有严格的手放入场安检,没有严阵以待的出气媒体大军,7月15日上午11点整,碳关税身着深灰色西装、美国头发略有些花白的两华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准时迈入清华大学主楼一层的阶梯教室,为台下的裔阁员联贵宾——包括杨振宁在内的科学家,以及清华大学的手放师生和坐在中间最后两排的少量记者做了一篇以《应对能源和气候的挑战:两个国家的故事》为题的演讲。
这位科学家出身且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出气“老师”用数据和图表说话,以纯正的碳关税美国英语,向台下的美国“学生”详细讲述了能源使用的现状、气候变化的两华现状和展望、环保规则的制定、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国际合作等一系列问题。
在讲述能源使用现状和它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时,朱棣文更多地是将美国和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他表示,气候变化的问题需要美国和中国,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起去解决。在列数气温上升、海平面上涨、用水紧张、耕地面积减少、极地冻土融化等气候变化的现状时,朱棣文指出:“科学已经明确表明,我们现在正在改变这个地球的命运。我们今天正在做的事情,后果将要到至少100年以后才能被完全了解。”
尽管朱棣文在16日下午5点半召开的记者会上盛赞此次访华“极富成效”,但在积极的外交辞令背后,“碳关税”制造的裂痕依然明显。裂痕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众议院6月26日通过的《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根据这一法案,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输美产品征收特别关税——“碳关税”。而“碳关税”这一概念正是朱棣文就职后不久提出的。中国对此强烈反对,认为这是以解决气候变化为由设立的贸易壁垒。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7月4日警告:“碳关税只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引发贸易战。”
针对这一敏感问题,朱棣文在记者会上努力为“碳关税”进行了“无罪辩护”。他解释,美国提出征收“碳关税”并不是想设立贸易壁垒,而是希望各国都发展自己的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技术。他表示,美国能源部希望与中方合作,推广节能理念和技术。当这些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时,美国和中国就可以在本国使用这些技术。“到那时,我们在大规模建设节能建筑的时候,就不再需要从国外进口节能的建筑材料,而是可以在国内进行生产,这就不需要缴纳关税。”
在碳排放和碳标准的制定等分歧之外,两位美国部长此次中国之行在中美清洁能源合作方面还是交了一份实在的成绩单:15日,美国能源部与中国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成立了启动资金为1500万美元的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三方将在节能建筑、清洁煤和清洁能源汽车三个领域展开研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