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添醋网加油添醋网

从“生态之患”到“塞外明珠”,探寻乌梁素海重生之路

中新网巴彦淖尔9月11日电 题:从“生态之患”到“塞外明珠”,探寻乌梁素海重生之路

作者 谢雁冰 梁晓辉

9月的乌梁素海,澄澈如镜。明珠芦苇随风摇曳,探寻扑面尽是乌梁水草气息。

在内蒙古,当地人习惯把湖泊称作“海”,生态之患乌梁素海因此得名,塞外素海它还被誉为“塞外明珠”。明珠乌梁素海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探寻是乌梁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哪怕放眼世界,重生之路它也是生态之患全球极为罕见的,位于干旱草原及荒漠地区的塞外素海多功能湖泊。

不过,乌梁素海并非一直有着如诗如画的景色,而是经历了从“生态之患”到“塞外明珠”的重生。

近日,记者跟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3年宣传活动,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实地探寻乌梁素海重现光彩的故事。

9月的乌梁素海,芦苇随风摇曳。谢雁冰 摄

这片内蒙古之“海”水域总面积约293平方公里,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但在上世纪90年代后的一段时间,随着河套灌区开发,农田退水、城市生活污水、工业生产废水等的排入,乌梁素海水质逐年恶化。

“2008年乌梁素海湖区暴发大面积‘黄苔’,水质一度恶化为劣V类。”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包巍回忆说,伴随水质问题,流域还出现了草原荒漠化、沙化的问题,黄河“自然之肾”变成了“生态之患”。

2008年,当地开始对乌梁素海进行治理,主要从污染源控制的角度入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水治水,迟迟不见效”,包巍说,后来巴彦淖尔市邀请专家把脉,为乌梁素海治理系统开方。他们逐渐意识到,水质变差的根子其实在岸上,“湖内的问题,功夫下在湖外”。

自2018年起,当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由单纯的“治湖泊”向系统的“治流域”转变,由“单要素”生态修复向“多要素”生态修复转变——

在流域上游乌兰布和沙漠,大规模防沙治沙,防止沙漠继续向东倾斜;

在湖区周边,推进乌拉山生态修复和乌拉特草原自然修复;

在城镇和工业园区,建污水治理厂,提高中水回用率;

在河套灌区,开展“四控两化”,即控水、控药、控膜、控肥,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秸秆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

渐渐地,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好转。

位于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集中展示了系统治理的成果。

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谢雁冰 摄

在这里,一排排油葵、辣椒、玉米整齐排列,等待丰收。通过无人机植保、北斗卫星导航自动耕种等现代化农业技术,亩均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了10%。丰收与保护并行不悖,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画面。

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一个生态系统,这也折射出生态修复治理理念之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一面控污,一面造绿。实施造林绿化工程,也是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一环。

在距离乌梁素海100多公里的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绵软的沙地之上种满了杨树、旱柳、梭梭、沙枣等植物,诉说着一个“逆天改命”的故事。

据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局长王志国介绍,这片土地年降水量只有138.8毫米,曾是有名的生态脆弱区。如今通过三代林场人的努力,森林覆盖率已达65%。

望向一排屹立在沙丘上的杨树,巴彦淖尔市林草局临河区分局副局长、区人大代表王瑛有感而发,“荒滩变树林,‘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她时常到林场倾听民声,拓展造林空间和林草资源保护是她近年来提建议时关注的焦点。

王瑛说,林场职工普遍觉得造林后林场周边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耕地沙化现象得以控制,林场周边形成小气候,调节了温度、湿度,净化了空气,丰富了物种多样性,附近两个湖泊的水位也稳中有升。

上游治沙、湖区治水、山区修复植被……通过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如今,湖区水质提高到整体Ⅴ类,湖心断面水质达到Ⅳ类。

见证了乌梁素海的重获新生,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曹铁山买了一艘帆船,在这片“海”上干起了旅游。

随着生态环境变好,乌梁素海的游客也多了起来。曹铁山逐年增加的收入,成为乌梁素海重生的最好佐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说,会一直守护好乌梁素海,为子孙后代留住这颗“塞外明珠”。(完)

来源:中新网

赞(2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油添醋网 » 从“生态之患”到“塞外明珠”,探寻乌梁素海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