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添醋网加油添醋网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再现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盛景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北区的青海部分发掘区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热水联合考古队供图)

新华社西宁3月4日电 题: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再现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盛景

新华社记者白玛央措、都兰东西耿辉凰

从都兰县城出发,热水驱车沿着察汗乌苏河北岸奔驰,墓群起伏的再现之路群山环绕着热水河谷,牛羊散落在坡麓上。丝绸“听父辈说,化交这里自古是流盛一片水草丰美的富饶之地。”热水乡扎麻日村村民多才旦说。青海

放眼望去,都兰东西一座高大雄伟的热水封土堆逐渐映入眼帘。“九层妖塔”“东方金字塔”……多年来,墓群这些坊间称号给这片墓群蒙上神秘色彩。再现之路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丝绸墓群分布于热水乡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化交多分布于海拔3400至3500米之间。

记者从热水联合考古队了解到,2023年热水联合考古队对热水墓群北一区M37号(俗称“羊圈墓”)进行精细化考古发掘,经发掘确认,“羊圈墓”地上陵园形制和2018血渭一号墓相似,“羊圈墓”规模更大,是目前发现的热水墓群内陵园规模最大的墓葬。

考古专家认为,通过这次新发现,可以推断“羊圈墓”是热水墓群乃至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布局最完整、结构最清晰的高等级陵园之一,并且是中国古代陵墓制度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热水墓群的考古发现始于一次偶然。1982年,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许新国和同事到都兰调查岩画,夜宿牧民达洛家中,从达洛口中得知,察汗乌苏河两岸有许多古墓葬。

“血渭一号大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周围还散布着几十座大小不等的墓葬,我们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墓葬,都被它的气势惊呆了。”许新国说。

历时四年发掘,考古编号为“M1”的血渭一号大墓出土的众多珍贵文物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1996年,热水墓群成功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曾被盗的2018血渭一号墓进行抢救式挖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热水联合考古队队长韩建华介绍,2018血渭一号墓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发现布局最完整、结构最清晰、形制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之一。

据了解,2018血渭一号墓内共出土金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皮革、玉石器、玻璃器及纺织品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专家介绍,热水墓群是6至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其中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力证明了北朝至隋唐时期,青海道是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干线,都兰则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

“热水墓群是丝绸之路青海道沿线重要的墓地遗存,是东西方文化接触、渗透、碰撞与交流的重要证据。”韩建华表示,2018血渭一号墓的考古发掘开拓了丝路研究的新领域。

2021年4月,2018血渭一号墓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年10月,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四川大学教授霍巍表示,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金器上的鎏金手法、人形像金箔的制作技艺,很大可能受到北方草原地区和中原地区两方面的影响;还有漆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也大概率来自唐朝中原汉地。

兰州大学教授宗喀·漾正冈布说:“热水墓群抢救发掘出的丝绸、黄金、银器等文物都与当时的中西亚文化有关联,那些棺板画上的突厥人,以及波斯文化等成为一种传递历史信息的文化媒介。”

漫步都兰县博物馆,以热水墓群考古40周年为主题的展览中,带着中原、中亚、西亚、南亚等地文化符号的精美文物静静陈列。

威武的武士张弓拉弦,策马奔腾,头戴冠饰,两根粗辫子在脑后……这是出土于2018血渭一号墓的骑射形金饰片。专家分析认为,其中的联珠纹饰是从波斯萨珊王朝的装饰形式中吸收过来的唐代流行花式。

出土于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的骑射形金饰片(2019年9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白玛央措 摄

许新国认为,都兰出土的北朝至盛唐时期的蜀锦,证明从南北朝迄北宋这一漫长的时间内,丝绸之路青海道一直在使用,并成为贸易和交通要道。今日都兰地区是中西交通的孔道,其地位的重要性在当时绝不亚于河西走廊。

据介绍,血渭一号大墓出土丝绸图案多样,不少制品技艺繁复,制作精良。许新国介绍,发现的丝绸中有130余种不同图案,其中112种为汉地制造;西方织品中粟特锦数量较多,1件西方锦中还有波斯文字。

二狮相向,或衔日或拱月,鬃毛怒张,狮身各镶嵌一枚紫水晶,其余部分镶嵌绿松石。在青海省博物馆考古成果展馆,可以看到2018血渭一号墓科学考古出土的双狮日月金牌饰、镶绿松石凤钗、镶绿松石金链、玛瑙串珠等多彩珍贵文物。

看着一件件珍贵文物,仿佛梦回盛唐,在土地富饶的都兰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商队往来不断,手艺精湛的工匠仔细打磨着手中的金银饰品。千年风雨后,这条古丝路犹在眼前。

赞(6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油添醋网 »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再现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