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珍强正在为自家养的鸡添放食料
11月1日,对雨城区中里镇建新村的先行村民来说是一个幸福的日子,当天该村顺利实现“户脱贫”的关键目标,昭示着村民们在脱贫奔康的致富足路上迈进了扎实的一步。同样,基础劲该村将于11月中旬实现“村摘帽”任务后,先行这个中里镇唯一的关键贫困村便实现了整体脱贫的目标。
脱贫后的致富足建新村到底有何变化?以后将依靠什么产业继续发展?生活在该村的村民们有何想法?记者走进了建新村,探访了属于这个贫困村的基础劲脱贫攻坚故事。
抓住机遇加油干 幸福日子踏步来
要说建新村在2018年的先行变化,从村民们日渐丰富的关键文娱生活,还有横亘于田间的致富足通村、通组公路便可看出。基础劲每到夜幕即将降临的先行时刻,村民们便三三两两地聚集到离建新村村委会不远处的关键文化活动广场上,跳广场舞、拉家常、做健身运动等,欢笑声逐渐充满了整个村庄。这是该村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新建的多功能文化活动广场。
改变不止于此。打通通组公路、硬化各组组道,新建65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及升级改造村活动室,配备有2000余册书籍和广播器材的文化室旨在提高村民们的文化基础,实现移动信号全覆盖则让建新村打通与外界的联系,修建两个供水点,解决4个组村民用水困难问题。对于这些改变,生活在这个村里的村民最有感受,胥珍强便是其中一个。
“都说是‘焕然一新’,我也觉得是这样。以前到其他组的时候,脚下踩的还是黄土,现在都走上了水泥路了。以前喝的水都是浑的,需要拿桶静置才行,现在打开水龙头就能喝到清澈的自来水。”胥珍强的脸上总是挂着满满的笑意,因为对他们来说交通通达了、腰包鼓起来了,好日子自然就来了。
同样借着脱贫攻坚的东风,胥珍强也于11月1日完成脱贫奔康。要说起胥珍强的脱贫故事,他用“抓住机遇”这四个字来概括。
胥珍强自身患有癫痫,加之肺出现问题后,不能做重活。又因家中妻子为残疾人、三个女儿尚在读书,更加重了负担,没有固定收入的胥珍强一度无法脱离贫困。
考虑到胥珍强的实际,建新村的村干部及帮扶单位成员们给他及其妻子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500元的固定收入。靠着胥珍强利用闲暇时间在外打零工挣的钱,以及低保补助等,他们一家的脱贫愿望便进了一步。
“我家里还有两亩茶叶,都有一定收入,今年还养了3头猪,十几只鸡以及4只鸭。”胥珍强说,养鸡作为短平快的产业可以持续提高收入,加上自今年2月份开始,每天都能卖上4个鸭蛋更是让胥珍强开心。
“收入是一点点累加的,虽然这些都很少,但总比没有好。”为了鼓励其自身的发展愿望,建新村党支部书记陈光清及市中级人民法院派驻建新村第一书记刘欣给其申请产业贷款一万元,用以拓宽茶叶种植面积。
面对未来,胥珍强非常有信心,“我们家刚好有1亩猕猴桃在猕猴桃产业示范园里,等到补栽实生苗及成功嫁接新品种后,收入肯定很可观。”
发展集体经济 变“输血”为“造血”
无论是从眼前还是从长远而言,“造血式”扶贫的脱贫率高,后劲足,比“输血式”扶贫更能治本。
建新村目前的村级集体经济是入股西康藏茶集团的40万元,按照协议,2018年可分红2.4万元,加上村集体林场每年租金3200元,便可达到人均20元的标准。
但是这样的村集体经济始终不能成为一个长效性的发展模式。“还是得有产业做支撑才行,这样村民们的日子过起来才能更安心。”第一书记刘欣说道,借助该村原本的猕猴桃种植发展产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由于2014年开始,该村猕猴桃便陆续得了“溃疡病”,这个被称为猕猴桃的“癌症”,其可传染性让建新村的猕猴桃大面积死亡。
“经过多方考察,我们准备将在翠香、翠玉两个品种里面选一个来进行栽种,这两个皆是抗病能力强、产量高、销量不错的品种。”刘欣说道,今年12月份将完成新品种的嫁接。依托帮扶单位雨城区农业局的产业支持,发动群众连片改种猕猴桃实生苗110多亩,同时建设一个56亩规模的猕猴桃示范园,集中栽种优质猕猴桃,带动产业发展。为此,还争取到40万元产业项目资金,用于示范园的沟渠改造。
不仅如此,建新村积极利用该村成立的“青峰阳光合作社”,拓宽销售渠道,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等。
此外,建新村更是积极搞好法治建设。市中级人民法院每年落实帮扶第一书记工作经费3万元,用于贫困户帮扶和村委会建设。同时,开展巡回法庭、法治宣传教育,制定村规民约,打造温馨调解室,积极推进法治新村建设,为建新村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扶贫保障。
“贫困不可怕,也没有人真正甘于贫困,可怕的是找不准脱贫方向。”建新村的猕猴桃产业迎来的新发展,将带动更多村民主动迈出产业脱贫增收致富的步子。
刘欣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