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垃圾分类“升级了” 手机APP管理效果好
“把没用的升级了旧衣服做成拖把,一点不比店里买来的衢州差。”12月7日,垃圾理效在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园林村垃圾再生馆内,分类村民祝爱娇举着自己用旧衣服制成的手机拖把得意地说。亲自动手变废为宝,管果好当天的升级了垃圾再生馆再生体验活动,引来不少村民参与。衢州
“通过加工,垃圾理效旧物换新颜,分类垃圾也能产生价值。手机”园林村妇联主席朱春英介绍,管果好垃圾再生馆免费提供的升级了废旧物品是从村民手中收来的,供大家再加工成各类生活物品,衢州制成品归制作者所有。垃圾理效“今后,我们的垃圾再生馆会在原有的回收机制上再升级。”华墅乡妇联主席周赟相告,回收的垃圾能制作成拖把、环保袋、花盆、坐垫、手机套等生活用品,村民可以用垃圾分类的积分兑换。“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倡导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更降低了再生馆的运行成本。”
今年3月以来,柯城区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为突破口,在对全区垃圾分类兑换超市进行规范后,按照统一标准升级成垃圾再生馆。并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引入市场主体、开发“垃圾再生馆”手机APP进行日常运作管理。目前,柯城区垃圾再生馆已经实现社区乡村全覆盖,且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也逐步由城区核心区块向农村延伸。
“有别于之前的垃圾兑换超市,生活中的有毒有害垃圾,垃圾再生馆也可以及时地进行分类回收。”柯城区人大办公室干部黄勇介绍,柯城区将垃圾再生馆作为一个平台打造,面向城乡回收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部分其他垃圾(旧家电、旧家具、旧衣物等)。可回收垃圾回收后,按类别提供给再生资源公司利用。对不可回收垃圾,则按照不同种类分类无害化处理,在实现垃圾减量化的同时,从源头上避免了有毒有害垃圾流入填埋场。目前全区垃圾再生馆已回收可回收垃圾350余吨,有毒有害垃圾22000余件,餐厨垃圾2500余吨。
记者手记
据相关数据显示,衢州城区现在每天产生1200吨垃圾左右,是10年前的3倍,并且还在持续增长。日益增多的垃圾何处去?破解“垃圾围城”的窘境,走出“垃圾围村”的困境,核心环节就是垃圾分类。
柯城区完善项目链条、工作链条、责任链条,持续提升垃圾分类处置模式。市场化运作让再生馆“可持续”,标准化建设让老百姓“找得到”,信息化管理让消费者“叫得应”,多元化分流让处理终端“吃得饱”。通过垃圾再生馆的前期引导和后期运作,朝着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做到极致的方向努力,切实把这项关乎“两个高水平”的民生关键小事向纵深推进。
垃圾处理的前端是垃圾分类,这个做好了就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垃圾处理的中端是垃圾的收运,这个要做到垃圾不落地,最后就是把垃圾送到垃圾处理厂了,这个是最后的一环,没有这最后的一环,一切都是空谈。